中国,北京——7月9-11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 2021)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卒中防控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探讨学术研究成果、脑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与热点问题。会议期间,尊龙凯时医疗科学有限公司(00853.HK)旗下子公司尊龙凯时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龙凯时®神通”)举办了“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颅内支撑导管上市全国发布会”。
本次上市发布会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教授担任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伟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蒯东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朱良付教授担任授课嘉宾,聚焦脑血管病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分享脑血管病的防治策略,共同推进脑血管病诊治的迅速发展。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以下简称“Bridge®支架系统”)采用独特的载药设计方式,药物仅储存于支架贴血管壁表面的凹槽内,能更早完成血管内皮化进程,并减少血栓事件与再狭窄率。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以下简称“U-track®导管系统”)拥有更大的内腔,可兼容多种系统器械的输送,兼具优秀的支撑性、推送性和抗打折能力。缪中荣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这两款产品将为中国神经介入医生带来新的体验。
发布会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伟教授分享了椎动脉支架长期随访临床数据。结果显示Bridge®支架系统治疗椎动脉狭窄术后5年再狭窄率(病变水平)为7.1%。术后5年随访期内与靶血管供血区域治疗有关的死亡或卒中率为2.4%,器械严重相关不良事件率为1%。Bridge®支架系统治疗椎动脉狭窄长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较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蒯东教授总结了椎动脉狭窄病变的治疗,并充分肯定了Bridge®支架系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蒯教授认为,文献研究数据显示,药物支架可降低长期再狭窄率、症状复发率与再治疗率,Bridge®支架系统的上市为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河南省人民医院朱良付教授指出,中间导管的标配使用是颅内狭窄血管内治疗、非急性闭塞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关键要素之一。朱教授结合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病例分享展现了U-track®导管系统良好的输送性、支撑性、到位性和兼容性。
在专题授课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吕明教授比较了血流导向装置相对于传统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优势,认为其能在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大大降低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风险。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黄清海教授展示了5例使用U-track®导管系统的临床病例,他认为U-track®导管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良好的支撑性、到位性和兼容性,能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尊龙凯时®神通总裁谢志永表示:“目前,神经介入行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国产器械也越来越得到市场与行业的认可。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系统与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的上市,为椎动脉狭窄患者带来了更完善的治疗方案,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尊龙凯时®神通将通过持续创新研发,为治疗脑卒中疾病提供可及性真善美全医疗方案。”
©Copyright 1998-2025, MicroPort Scientifi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唯引互动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31118675号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487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 非经营性 - 2016 - 0131
“尊龙凯时”、“MicroPort”及“ ”为我司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